虽然发表20篇《Nature Communications》看似光鲜,但其背后的代价却不容忽视。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并不仅仅是学术的繁荣,而是评价体系的扭曲与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我们更需警惕,追求顶尖期刊的风气已经侵蚀了学术研究的根基,让真正的学术光辉失色。学术的荣耀不应被金钱和功利所蒙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研究首次构建了以IFI16为核心的“细胞衰老-铁死亡逃逸”的分子调控网络,并针对性的发现了新型胶质瘤辐射增敏药物,为胶质瘤辐射抵抗形成机制提供了全新理论框架,有望成为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的重要桥梁。
2025 年 1 月 3 日,中国科大 何立 教授课题组、哈佛大学 Norbert Perrimon 教授课题组和清华大学 曹远胜 教授课题组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了题为 “ Dietary amino acids promote glucagon-like hormone release to generate global calcium waves in a ...
近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贾涛副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聚焦于一种新型的分子量超过10000g/mol的树枝状电子受体分子,为高效且高稳定性的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文章题目为《A dendritic hexamer acceptor enables 19.4% efficiency w ...
2024年10月8日,杜克大学Nicholas S Heaton携手mRNA诺奖得主Drew Weissman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题为“Improved influenza vaccine responses after expression of ...
研究成果以《Adaptive wireless-powered network based on CNN near-field positioning by a dual-band metasurface》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锡铅钙钛矿为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中的窄带隙子电池提供了合适的带隙,从根本上提高了功率转换效率。然而,环境空气中的光诱导降解是阻碍这些电池长期运行稳定性的主要问题之一。相对于单金属元素的钙钛矿材料,合金型的锡铅钙钛矿的降解过程会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深入研究锡铅钙钛矿在光照和环境空气条件下的降解机制至关重要。这一认识对于提高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具有基础意义,这仍然是其未来商业化和实际应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