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种笃于实践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将希伯来文的《圣经》译成德文时,决定将“太初有道”转译成“太初有为”,体现了他实践意识的觉醒。于是他充满自信,敢于与魔鬼订赌,走出 ...
浮士德精神在当今仍有着深远的影响,歌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站在高处,以悲悯的眼光俯视众生,又可以超越时代,写下他清晰痛苦的哲思。 正因如此,《浮士德》才作为世俗的《圣经》,得以传唱不衰。
2009年1月4日 · 对真善美不屈不挠的追求是《浮士德》中所体现的“浮士德精神”,它概括了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西方近代精神历程,构成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传统;而“浮士德难题”所体现的歌德对这种追求的悲剧性预感和对人类存在悖论的隐忧,则使《浮士德》穿越 ...
2018年12月5日 · 本文即从一位接受者的角度出发,在分析浮士德形象的基础上,揭示出显型的浮士德精神和隐型的浮士德难题,从而清晰的诠释浮士德的一生是寻找精神家园的一次审美体验。
浮士德的精神不单纯指19世纪德国作家歌德所塑造的文学作品《浮士德》中主人公浮士德的精神,不但超出了《浮士德》,而且超出了19世纪德国文化的精神,其提升为一种人类精神在特定历史年代中的绝妙写真(绝对的精神)。 一.内心矛盾纠结,反复斗争。
2020年1月29日 ·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 ...
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 狂飙突进 ”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 ...
2014年10月20日 · 《浮士德》是被恩格斯称为“天才诗人”的歌德晚年最成功的文学巨著,它是对人类的一首颂歌,充分肯定了人生的价值,赞扬了人的进取精神,对人的认识力量和创造力量作了高度的评价。浮士德一生追求真理、探索不息,他上天入地、出生入死,永不满足。
2021年3月17日 · 浮士德精神所体现的就是自由意志本身的本性。 它与人类无关,与客观对象无关,是关于自我意识(自由意志)的本质规定性的最完满诠释。 通常对于《浮士德》的解读恰恰忽视了这一精神独一无二的意义,它不单是“欧罗巴文化的精神象征”,更不是我国 ...
所谓“浮士德精神”就是不满于现状、不断追求、积极进取、勇于探索,渴望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并不断地付之于行动的精神。